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 | |
胡剑波1; 闫烁1; 韩君2![]() | |
2021-06-29 | |
发表期刊 | 统计研究
![]() |
卷号 | 38期号:2021,38(06)页码:30-43 |
摘要 | 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延长表),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出我国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并将其引入到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当中,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将外部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剔除,从而得到更加准确客观的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整体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且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隐含碳排放效率水平差异显著。根据第三阶段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历年均值的聚类分析可知,农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处于高等效率水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煤炭采选业等处于中等效率水平,而资源依赖、创新能力较差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处于低等效率水平。外部环境对各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影响显著,影响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交叉型""重合型"和"平行型"。"交叉型"产业部门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先提升后抑制;"重合型"产业部门主要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甚微;"平行型"产业部门主要以资源型行业为主,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就具体行业而定。 |
关键词 | 产业部门 隐含碳排放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 |
DOI | 10.19343/j.cnki.11-1302/c.2021.06.003 |
URL | 查看原文 |
收录类别 | 北大核心 ; CSSCI ; AMI |
ISSN | 1002-4565 |
语种 | 中文 |
原始文献类型 | 学术期刊 |
中图分类号 | F124;X322 |
来源期刊等级 | B类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29946 |
专题 | 学报编辑部 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 |
作者单位 | 1.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经济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胡剑波,闫烁,韩君.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2021,38(2021,38(06)):30-43. |
APA | 胡剑波,闫烁,&韩君.(2021).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38(2021,38(06)),30-43. |
MLA | 胡剑波,et al."中国产业部门隐含碳排放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与非竞争型I-O模型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 38.2021,38(06)(2021):30-43.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剑波]的文章 |
[闫烁]的文章 |
[韩君]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剑波]的文章 |
[闫烁]的文章 |
[韩君]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胡剑波]的文章 |
[闫烁]的文章 |
[韩君]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