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逑传》珀西译本中的选择和顺应 | |
赵庆龄![]() | |
2014-08-28 | |
发表期刊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期号 | 4页码:72-76 |
摘要 | 作为西方人对中国古典小说早期翻译和传播的典范,托马斯·珀西编译的《好逑传》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本文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入手,从文本选择、文化立场确立和文本意义传达这三个层面上分析《好逑传》珀西译本中体现的选择,以探讨珀西如何在上述三个层面上成功的顺应了本人的翻译目的和目的语读者的要求,从而实现了文本、译者和读者之间的成功交际。研究发现:在文本的选择上,帕西选择的《好逑传》顺应了其本人的教化意图以及读者的文化审美需求;在文化立场的选择上,帕西顺应了本国的文化立场;而在文本意义的传达也就是在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帕西又成功地顺应了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 |
关键词 | 《好逑传》 珀西译本 选择 顺应 |
DOI | 10.13501/j.cnki.42-1328/c.2014.04.093 |
URL | 查看原文 |
ISSN | 1004-941X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13432 |
专题 | 外语学院 |
作者单位 | 兰州商学院外语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外语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庆龄. 《好逑传》珀西译本中的选择和顺应[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2-76. |
APA | 赵庆龄.(2014).《好逑传》珀西译本中的选择和顺应.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72-76. |
MLA | 赵庆龄."《好逑传》珀西译本中的选择和顺应".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2014):72-76.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
文件名称/大小 | 文献类型 | 版本类型 | 开放类型 | 使用许可 | ||
25472.pdf(205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暂不开放 | CC BY-NC-SA | 请求全文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庆龄]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庆龄]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赵庆龄]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