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性恶论”·教学思想——刍议孟“思”与荀“学”
李培宏
2007-07-15
发表期刊社科纵横
期号7页码:147-148
摘要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方面存在着"性善论"与"性恶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论。这一认识论上的根本分歧导致其哲学思想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进而影响到其教学思想的异同。前者重视"思",主张"内发",后者则重视"学",强调"外求"。实践中,应该将二者予以有机的整合,做到学中有思,思中有学,形成"学→←思→←行→←学"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性善论 性恶论 教学思想 内发 外求 学思整合
DOI10.16745/j.cnki.cn62-1110/c.2007.07.051
URL查看原文
ISSN1007-9106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5862
专题体育教学部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甘肃兰州730020
第一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培宏. “性善论”·“性恶论”·教学思想——刍议孟“思”与荀“学”[J]. 社科纵横,2007(7):147-148.
APA 李培宏.(2007).“性善论”·“性恶论”·教学思想——刍议孟“思”与荀“学”.社科纵横(7),147-148.
MLA 李培宏."“性善论”·“性恶论”·教学思想——刍议孟“思”与荀“学”".社科纵横 .7(2007):147-148.
条目包含的文件
条目无相关文件。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培宏]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培宏]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李培宏]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