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ll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通模式——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 | |
关红娟; 周春红; 慕娅杰; 郑娅玲 | |
2018 | |
发表期刊 | 农村经济与科技
![]() |
卷号 | 29期号:4页码:167-168 |
摘要 |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文化领域。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模式。当代人们对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基于此,本文在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对我国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流通发展模式进行论述分析,并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来提出发展路径,通过新媒体广泛应用的大环境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展。 |
关键词 | “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流通模式 |
URL | 查看原文 |
ISSN | 1007-7103 |
语种 | 中文 |
中图分类号 | G122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23945 |
专题 | 兰州财经大学 |
作者单位 |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
第一作者单位 | 兰州财经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关红娟,周春红,慕娅杰,等.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通模式——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4):167-168. |
APA | 关红娟,周春红,慕娅杰,&郑娅玲.(2018).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通模式——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9(4),167-168. |
MLA | 关红娟,et al."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探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通模式——以甘肃庆阳香包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 29.4(2018):167-168. |
条目包含的文件 | 条目无相关文件。 |
个性服务 |
查看访问统计 |
谷歌学术 |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关红娟]的文章 |
[周春红]的文章 |
[慕娅杰]的文章 |
百度学术 |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关红娟]的文章 |
[周春红]的文章 |
[慕娅杰]的文章 |
必应学术 |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
[关红娟]的文章 |
[周春红]的文章 |
[慕娅杰]的文章 |
相关权益政策 |
暂无数据 |
收藏/分享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