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的本土化特征探析 |
| 冷维娟
|
| 2015-09-15
|
发表期刊 | 雕塑
 |
期号 | 5页码:46-47 |
摘要 | 石窟造像源于古印度,在其传播过程中,中国艺术家对印度佛教文化及艺术样式不断吸收、融合、改造,并与本土精神相熔铸,以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其更加符合汉地文化传统,使得佛教造像艺术逐渐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和精神需求。本文试图从中国佛教石窟的造像题材、造型样式、石窟形制、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揭示石窟造像演变背后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原雅士文化及历朝统治阶级政治文化异质融会内涵的本土再造历程。 |
关键词 | 石窟形制
本土再造
秀骨清像
褒衣博带
|
URL | 查看原文
|
ISSN | 1007-2144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期刊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lzufe.edu.cn/handle/39EH0E1M/1635
|
专题 | 长青学院
|
作者单位 | 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
|
第一作者单位 | 长青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冷维娟. 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的本土化特征探析[J]. 雕塑,2015(5):46-47.
|
APA |
冷维娟.(2015).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的本土化特征探析.雕塑(5),46-47.
|
MLA |
冷维娟."中国佛教石窟造像的本土化特征探析".雕塑 .5(2015):46-47.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